科技智库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智库 > 详细内容

深圳“高校聚变”模式对重庆的启示

发布日期:2021/7/12 16:55:06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深圳提出将高科技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的理念,当时深圳高校资源难以支撑产业发展,由此提出实施高等教育弯道超车的举措。近十年来,深圳大手笔推进高校建设,通过独立开办、引进国内外名校合作办学等方式,新建了一批高水平大学,走出了一条通过高校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目前,成渝两地正在抓紧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借鉴深圳高校建设经验,对于推动重庆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科创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圳“高校聚变”的前世今生

2000年以前,深圳只有深圳大学一所本科院校,目前已建成15所普通高校(校区),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1.32万人,计划到2025年,高校数达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近年来,通过“高校聚变”的“速度”“力度”“锐度”,助力构建适配深圳创新链的产学研和技术转移体系,有力推动了高科技产业发展,支撑深圳跑出了“深圳速度”“中国高度”。“速度”即高校建设和国内外高校排名上升速度快,如深圳技术大学从筹办到正式成立仅用了三年时间;南方科技大学仅用了五年时间就搭建起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成为目前国内最快获得博士点授权单位的高校;深圳大学更是在近几年创造了“国际排名每年上升100+位,国内排名每年上升10+位”的记录。“力度”即财政经费投入力度大,近年来,深圳在高等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年增长率超过20%2019年财政投入接近180亿元,投入规模仅次于北京、上海。“锐度”即高校科学设置和平台建设的战略敏锐度高,如围绕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端产业发展,深圳技术大学注重培养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极具“工匠特色”的顶尖专门人才,弥补技能人才短板;在深高校牵头建设了9个诺奖实验室(深圳市共11个),为深圳建设我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两大创新引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光明科学城提供了有效支撑。

、深圳“高校聚变”模式的四大亮点

(一)构建持续投入机制,高校公平竞争获取支持

当前,深圳初步形成了以日常办学经费和专项建设经费为主的高校经常性投入机制。一是政策护航,建设经费有保障。早在2016年,深圳市政府就发布了《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对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的高校,建设周期内每所最高给予10亿元专项经费资助,对优势学科培育给予最高3000万元资助;2020年发布《深圳市高等院校稳定支持计划管理办法》,由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在研发资金中设立高等院校稳定支持计划,按三年一周期实行财政相对稳定投入。二是专项补贴为主,竞争奖励为辅,保障高校发展需要。深圳市财政对哈工大(深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国内名校名企合作新建的深圳校区和特色学院,均按照合作协议给予专项经费补贴并参照深圳大学标准给予全额生均拨款,人才引进、创新平台建设等政策支持方面实行全市高校同等待遇公平竞争三是探索设立深圳高校财政拨款委员会。市教育局积极会同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等部门,参照国家有关高校办学成本测算规定,定期对高校办学成本进行测算,根据办学成本的上涨幅度,相应调整生均经费拨款标准。

(二)探索高校制度改革,多项举措推广到全国

深圳本地高校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大胆创新体制机制。一是探索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并被写进《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推广到全国各省市。二是探索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如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在全国公办高校中率先实行去编制化管理,探索建立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形成“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非升即走”的全员聘用制度。三是探索高校管理“去行政化”,如南方科技大学实行党委领导、理事会决策的校长负责制,依照理事会治理、教授治学、学术自治原则,充分发挥办学和创造活力,《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也被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的第一部“基本法”。

(三)精准制定建校计划,围绕产业发展确定建校方向

无论是自建高校还是合作办学,深圳在高校专业布局上均根据本身需求和高校特点,针对性地进行了合理规划。一是着重引进国内综合排名前十、学科排名前五的知名高校及其强势学科;二是结合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发展需要,重点建设保障民生以及与深圳创新发展战略相关的特色学科和专业。如结合区域发展海洋经济的特点以及深圳建设世界级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引进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和南科大海洋学院;结合深圳对卫生医疗领域、未来产业的发展规划,引进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重点发展医学和新工科;针对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设立通讯工程、微电子、数据科学等学科专业。

(四)探索“一校多区”模式,推动学科协作、资源共享

围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高大湾区教育资源利用率,深圳积极探索以“一校多区”模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大学,采取互聘、交流等方式实现内地与港澳台优秀师资力量互融互通,为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产业的发展创新上提供可持续性的、充足的高端人才支撑。同时,设立高校学科联盟,推动跨区域高校学科建设协同发展,如202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共同发起组建粤港澳高校工科联盟、粤港澳高校会计专业联盟、粤港澳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

三、推动重庆高校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动员社会力量投入高校建设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规模。2019年重庆发布了《高等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五年累计总投入不低于60亿元建设高等教育强市,但五年60亿元仅占2020GDP总量的0.24%,而深圳2019年高等教育财政投入174亿元,占当地GDP比重为0.64%。因此,虽然重庆高等教育投入方面难以比肩深圳规模,仍可加大投入比例,按照每年GDP总量的0.15%-0.2%投入高等教育经费。二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支持高校通过楼宇、实验室等设施冠名、授予荣誉称号等方式吸引社会捐赠,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配比资金,对获得捐赠的高校给予奖励补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创办,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政府提供办学用地方面的支持,给予适当办学经费补贴,让其在人才引进和创新载体建设方面与公办高校享受同等待遇。

(二)创新“一校多区”模式,成渝共建“成渝城市大学”

一是成渝携手,高站位、大格局规划“成渝城市大学”建设。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以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创新创业型的全国领先高校为目标,将其纳入成渝两地“十四五”高等教育规划中;成渝两地相关政府部门协同,组建筹建工作组,制定详细的建设规划,并积极争取国家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支持,其建设成为成渝高校建设弯道超车的先锋、支撑成渝两地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蓄水池”。二是创新“一校多区”模式,推动两地资源互享。两地可结合产业特色进行专业院系的设置,同时采取互聘、交流等方式推动成渝两地的优秀师资力量互融互通,为成渝经济、产业发展创新提供可持续性的、充足的高端人才支撑。三是设立成渝高校学科联盟,推动跨区域高校学科建设协同发展。目前,成渝两地均在推进院校地合作工作,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可充分整合两地的高校资源,分专业学科成立高校联盟,为两地的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强的支撑作用。

(三)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分类分层考核体系

深入实施“教育评价改革攻坚行动”,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重点推进高校分类评价、教育教学评估、学科评估、教师评价等方面改革。一是探索建立与高校分类分层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加强对高校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考核评估,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实行以奖代补;对于办学规模较大、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高校,加大经费投入和奖励力度,引导全市高校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二是探索建立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结合“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非升即走”方式实施聘用制度,构建分类聘用、考核评估、晋升制度等体系。

(四)聚焦教学科研产业共融,精准引进国内外高校

一是制定高校招引计划,注重落地高校与产业的融合性,根据《重庆市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要累计引进100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目标,在高校引进时需优先考虑与重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匹配度高的高校,服务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聚焦培养支撑重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引进综合排名和学科排名靠前的高校,结合集成电路、物联网、生物医药等产业特色进行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三是高校研究机构引进,需要充分考虑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双重”功能,除了发挥其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能力,还需要发挥其对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选题策划:刘斌、陈勇

执笔:卢旭、魏力

校核:刘兰

审定:刘斌


领导班子 专家团队 组织机构 下载专区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