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智库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智库 > 详细内容

又一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建成

发布日期:2018/4/9 15:43:29

日前,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正式在东莞建成。2011年9月动工到2018年3月建成,这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历经6年半的工程建设,终于向世人揭开了面纱。接下来,散裂中子源将迎来国家验收。

“散裂中子源能够为我国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供有力支撑,并为解决国家可持续性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的许多瓶颈问题提供先进研究平台,也将成为广东省正在建设的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核心单元,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作出重大贡献。”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说。

围绕散裂中子源这个大科学装置,东莞市更广阔的规划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借鉴国内外大科学装置的相关做法,东莞市正在规划建设东莞中子科学城,希望借此聚集一批高端创新资源,打造一流的国家综合性科技创新中心,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在莞建成

3月25日,对于中国散裂中子源而言,这是一个值得被铭记的日子。当天,散裂中子源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工艺鉴定和验收,这标志着中国散裂中子源按期、高质量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设任务。

根据工艺鉴定验收专家委员会的评价,中国散裂中子源性能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科学合理,研制设备质量精良,调试速度快于国外的散裂中子源。靶站最高中子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是散裂中子源建设的里程碑,标志着工程建设已经全部完成,性能达到了预期要求。”陈和生说。

从项目筹备、动工建设,到首次打靶成功,再到如今工程建设完成,陈和生见证了中国散裂中子源的所有重大节点。去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并获得中子束流,11月达到打靶束流功率的验收指标,春节期间加速器运行稳定,束流功率和连续运行时间均创调束以来的新高……陈和生细数近一年来散裂中子源的重要进展。

力争形成大科学装置集群

中科院高能所副所长陈延伟表示,要充分发挥中国散裂中子源的作用,推动广东省基础研究上新水平,并力争吸引更多的大科学装置落户。

作为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建成后,将充分发挥一期三台谱仪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凝聚态物理和化学等领域的作用,为广大用户提供国际先进的研究平台。“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加班加点,清明节也将放弃休假,加紧进行机器测试,一部分谱仪已经开始工作。”陈延伟说。

为了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的作用,满足中子散射研究和应用用户迫切需求,中国散裂中子源力争尽快达到设计指标,实现稳定运行。在装置通过验收后尽快启动二期工程立项,开始后续谱仪建设,进一步提升束流功率。

另外,为吸引更多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落户,东莞市同中科院高能所正在进行新的大科学装置的前期筹备和预研工作,今后,东莞力争形成大科学装置集群。

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计划与珠三角地区用户共建5台谱仪

一、与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建设“多物理谱仪”

二、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建设“高压谱仪”

三、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合作建设“高分辨中子衍射仪”

四、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拟建“工程材料谱仪”

五、与工信部五所合作建设“大气中子辐照谱仪”

加快推进中子科学城建设

围绕中国散裂中子源这个大科学装置,东莞市还有着更大的规划蓝图。借鉴国内外大科学装置的相关做法,东莞市正在规划建设东莞中子科学城,聚集一批高端创新资源,打造一流的国家综合性科技创新中心。

中子科学城已列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的重要节点,计划选址在松山湖国家高新区南部及周边地区,规划面积53.3平方公里。

东莞正在规划建设东莞中子科学城

东莞市对中子科学城也有着清晰的目标定位:

打造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国家级科技创新策源地,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联合创新、开放创新、集成创新中心,成为未来改变广东省乃至中国在全球基础研究和科技产业创新格局地位的重要平台,成为广东省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核心平台,打造广东省国家综合性科技创新中心。

接下来,东莞将加快推动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加快推动科技产业培育发展,加快完善城市功能配套。通过一系列的重点工作,加快推进中子科学城的建设。

 

来源:澎湃新闻问政,转引自《东莞发布》公众号。  


领导班子 专家团队 组织机构 下载专区 在线投稿